金融市場誘惑何其多...

方法不出幾個重點:

1.高額報酬(強調比定存高之類的)<---關鍵字:以後聽到該口令要心裡有數

2.複雜化:基本上金融業是故意的...故意把事情弄複雜...(不然萬一被你發現了還得了= =)

             所以對於複雜不懂的商品...就乾脆一率不碰

以上可以避免...各位多年的心血...毀於一旦....

後續的詐欺的故事...可以寫好幾集的...挑戰親戚不計較的集數也沒問題...

千萬不要認為這類事情不會出現在自己身上...

因為我的觀念就是...人一生中會遇到幾次所謂的"劫數"..

而其中財富生涯中也會有所謂的"劫數"

不重視的後果...可能要仔細想想那些上街頭的投資民眾的悲憤了...

很多觀念...或許各位會有疑慮...是否是我單方面的極端想法....

不過...就最近一個有名的投資部落格...法意...

其實裡面有很多觀念也跟我是雷同的...

之後也會附上連結給各位一併參考....

以下是我在PTT上看到的投資專案....

-------------------------------------------------------------

有板友要我公開說明,別私底下騙人。
所以我特別發了這一篇文章,不過我只提出架構來供大家討論。
不行銷也不提供商品名稱。(一方面是保護商業利益)
如果有需要這樣的商品的人請自己去尋找,
當然我也不介意有需要的人來找我。
                                                                                                                                                                                                                                              
另外架構有點複雜,我不詳細說明,
只提一個大概,想再深入了解請自己私底下問我。
                                                                                                                                                                                                                                             
為什麼我標題會打另類基金呢?
因為他不是股票型基金、不是債券型基金,
更不是一般坊間IFA時常拿來說嘴的避險基金。
它是保單交易基金。
大家一定會很好奇這樣的商品是怎麼來的?
我大概說明一下背景,
以往大家總覺得債券是可以保本抗跌的,
避險基金如果操作策略適當,甚至可以在逆境中大漲,
不過在金融海嘯中,
絕大多數被大家視為"法則"的東西卻都亂了套,
所以人們一直在探討要怎麼樣可以做到完全的抗跌避險?
這就是保單交易基金誕生的原因。
                                                                                                                                                                                                                                               
大家一定會很好奇,為什麼要用保單?
保單可以如何做到抗跌的動作,
以美國美西人壽的壽險保單來說,
它有保障每年3%的利率(現行4.25%)
這代表什麼?
它有債券的特性,
除此之外,保單還有可期待的報酬,
最簡單講就是掛掉可以拿到保額,
保單交易基金就是建立在這兩種特性下去設計出來的。

這裡大家都說要先了解安全性和風險再去追求利潤,
那我就先就這兩點說明。
                                                                               
安全性:
這檔基金有ISIN碼,
註冊在新加坡和日本,而非任何一個免稅群島。
如果對日本的金融體系有了解的人,
我相信你們一定知道日本的監管十分嚴格,
除此之外,HSBC有賣...(我最多只能說這麼多了)
而且它本身不從事財務槓桿操作,
不投資結構複雜的保單相關連動債券。                                                                                
                                                                               
基金銀行是加拿大的某"大"銀行,
澳洲某"大"銀行負責基金申購贖回事項,
以及每月淨值計算負責基金申購贖回事項以及每月淨值計算,
保單由美國某"大"的保單保管銀行來保管,
發現希翹了嘛?
基金公司完全沒有任何一個環節可以碰到錢,
而且這跟避險基金或者是連動債的最大差異在於,交易完全透明。

這點我等下會說明。
                                                                                                                                                               
風險性:
剛剛說到保單有債券的特型跟可預期的報酬,
那大家可能會問,保險公司倒了的話呢?
保險公司經營不善導致財務虧損,
應由管轄之該州政府保險局直接管理,
並以再保及聯保模式由該州所有的保險公司共同承擔以保護消費者權益,
直到概括承受之保險公司完成認購為止,
""消費者權益完全不受影響""
而且壽險儲蓄金高達4.5兆美金(台灣20億台幣),
壽險安定基金6000億美金(台灣135億)台幣。
簡單講就是不可能不賠啦!
而且保單本身的保障利率也都是美國的保險局在監管的。                                                                                
                                                                               
唯一的風險只在於生命週期表的推移,
可是這檔基金發行的時候生命週期表才剛改...2007年4月1號(如果我沒記錯的話)
生命週期表上次修改是1997年了,
所以可以預期這8~10年內,
生命週期表並不是變因之一。


安全性跟風險我說完了,
現在來講一下他的架構。
國外壽險保額不像台灣有錢就可以買高,
全部都有專門的機構在評估,
假設今天有一個人位高權重,
專業機構評估他可以買到1000萬USD的保額,
可是他覺得買100萬USD就很夠了,
剩下的900萬USD保額就會有專門的broker像他申購,                                                                                
                                                                               
保單申購的費用通常都是3%~5%,
他自己本身也不用繳保費,
基金公司會幫他繳,一年大約4.5%,兩年9%,
我上面講的這些數字綜合起來就是14%,
這就是保單交易的成本,
而保單只要過可抗辯期,市值大約是20%左右,
(我以上說的%數都由美國最大的保險精算公司來做的)
算一下投資報酬率吧,
6%/14%=42%(兩年)

所以一年大約是21%左右,
那為什麼我們不宣告21%要宣告15~18%?
因為必須保留三成左右的獲利來確保基金的流動性,
流動性用於哪時候,
保單賣不掉的時候(預留保費5~6年),
應付客戶贖回的時候(贖回的部份另外有瑞士某"大"銀行融資)。                                                                               
                                                                               
安全性、風險性、獲利性,
我都說明白了,
大家可以看這個架構的運作來提出問題商討,
可以回應的我就回應,
太深入需要保留的部份除了面談申購以外我不會說明。
大概就是這樣,如果有需要補充的歡迎推文。
--------------------------------------------------------------------------------

我想上述應該沒有幾個人看得懂...

甚至是沒有幾個人看完吧...

這一類的噱頭投資商品....年年必然推陳出新...

自己在投資路上仍須小心...

要年賺15%的報酬率 ...乖乖買傳統型的股票或者基金即可...

同樣15%的報酬率...

並不會因為買了名叫"降龍18掌基金"你就比其他人優越...

所以切勿對於很炫的投資新商品感到眼睛一亮躍躍欲試...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hemfinan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